X 关闭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见习记者 吴良艺 实习生 蓝思慧 通讯员 韦海峰
穿上军装,他是保家卫国的钢铁战士;脱下军装,他既是纪律严明的法院法警,也是扎根基层、一心为民的驻村书记。一身戎装十七载,一片初心为人民,虽然角色在变,但他为民服务的初心却从未改变。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四级警长、时任南丹县月里镇牙林村第一书记的唐运谋。
2021年5月,受组织选派,唐运谋前往牙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驻村两年来,他牢记为民办实事的初心,用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,用真心赢得了民心,给牙林村带来了崭新的变化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洪灾当前争先锋
2021年7月,位于南丹西北角的牙林村迎来了一年中雨水最充沛的季节,然而雨却越下越大,水位不断上涨。
“园兴,这几天雨越下越大,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,我们驻村的队员和村干部要随时关注汛情,做好防灾救灾的准备。”看着窗外的大雨,唐运谋叮嘱驻村队员李园兴。
高度的警觉性让唐运谋对连日来的强降雨忧心不已。果然,洪水袭来、山体滑坡、路面受损,牙林村通往各村屯和月里镇的道路完全中断,牙林村一时间成为了孤岛。
面对来势汹涌的洪水,唐运谋迅速组织党员骨干力量成立党员先锋队,第一时间前往12个自然屯了解受灾情况,及时将受灾群众14户49人转移至安全地带。为尽快疏通道路,他带领大家清理道路淤泥,快速打通了牙林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,并通过水路、陆路方式及时为受灾群众输送救援物资。
在河池中院和月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唐运谋与牙林村党员干部及时处置灾情安置群众,在特大暴雨中该村无一人伤亡,群众生活井然有序。
为民生活谋便利
“如何增收?只有村民收入提高了,村子振兴才有‘源动力’。”唐运谋说。
为推进强村富民,他立足村情民情大胆尝试。一方面,唐运谋积极落实产业、就业帮扶政策,2022年为脱贫户申请产业奖补14万元,协助脱贫户115人申请务工交通补贴6.9万元,为无法外出务工的困难劳动力安排公益性岗位19个。
另一方面,唐运谋勇于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,2022年3月,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及村“两委”干部在上绞一片荒坡上创建了1处香水柠檬试验基地;2022年,他协助村委会获得县移民发展中心投入200万元资金建设苞谷李基地和冻库,待项目开工建成后,牙林村的产业将迎来更好发展。
牙林村是深藏于云贵高原的偏远村落,“出行难”问题一直是困扰牙林村发展的主要原因,也影响着群众生活的幸福感。针对这一情况,唐运谋在任期间,协助村委会又争取到1500多万元的基建项目、1068万元的达围桥新建工程。此外,他还组织重新硬化4条屯级道路,完成2处排涝工程、1个亮化工程、1个饮水工程,修缮7处塌方损毁道路,进一步改善牙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自2015年河池中院帮扶联系牙林村以来,村里的道路硬化、亮化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变,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。
善调矛盾化纠纷
调处村里的矛盾纠纷是驻村工作之一,是加强乡村治理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,唐运谋将诉源治理工作融入日常的驻村工作中。
一方面,唐运谋积极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在驻村期间调解了13起矛盾纠纷,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85%;积极协助河池中院定期开展“下访约访”“法治进校园”等活动,依托“一村一法官”工作机制,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有效推动了矛盾纠纷化解和诉源治理工作,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。
另一方面,在安全保障上,唐运谋常态化召开“森林防火”“防溺水”等安全会议,参与地质灾害排查工作,组织群众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,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筑牢牙林村发展安全屏障。
经过不懈努力,牙林村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如今,唐运谋已驻村届满,回到了原单位。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