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实验设计 第一章

来源 : 哔哩哔哩 时间:2023-08-18 10:18:02

X 关闭


(资料图)

我所接触的大部分公司是不懂实验设计的,他们获得可用参数的方法是沿用经验,容差区间是“拍脑袋”拍出来的。这里面存在两个疑问无法解答:①该参数是否最佳?②容差区间是否足够安全?

为什么要用试验设计?我的回答是“偷懒”,更准确的说是“科学的偷懒”。所以我从来不会推荐“无脑”全盘使用实验设计,实验设计本身也有投入,只有当获益超过投入时才需要使用实验设计,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
①某一特性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几乎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最优解,比如:太阳能光热发电反射镜的反射比,同厚度下业内同行的差距也就在1%-2%,放大的一个电站对应一年的产出可能超1-2千万,所以厂家都在想法设法的提高,去争取那1%-2%的性能提升。响应的微小变化往往意味着要对因子做微调,拍脑袋很难做的这么精细。

② 某一特性受到多个因子影响,一个个试花费代价太大,比如:聚乙烯燃气管件要求被挤压时只能发生塑性形变,否则NG。而它受到注塑温度、注塑压力、注塑速度、保压时间、保压压力等因子影响。由于影响因子数量众多,不熟练的师傅调机一个多星期还调不出来的也不少见。

如果通过参数沿用或拍脑袋得出的参数能让过程稳定且上下限安全,不良率高,是没有必要做实验设计的。

实施实验设计的常规逻辑路线:通过部分因子实验找出显著因子→通过全因子实验找出线性(一次)关系,同时检验弯曲是否显著→当弯曲时增加轴点组成响应曲面实验求二次关系方程→通过田口实验降噪。最后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参数容差区间。

X 关闭

  • 热门推荐

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

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

版权所有 热讯休闲网所有